游荡古街 - 黎宇汶

留学生文章分享

姓名:黎宇汶

院校:浙江传媒学院

科系:双语播音主持专业

年级:2019级,大三

秋末冬初的杭州雾气朦胧,微弱的阳光透着摄氏十几度的薄雾,丝毫没有带来一点暖意。我手提着行李箱随着队伍鱼贯地从车厢走了出来,站台上的凉风瞬间飕飕地钻进我宽大的毛衣里,冷得让我直打哆嗦。我找了个墙角靠着,放下手提行李箱,从羽绒服口袋里掏出手机准备查看地图。盯着屏幕里纵横交错的蓝白线良久,再抬头看着前方一左一右的路标,始终没有头绪该往哪个方向拐。于是我放弃研究地图,凭直觉右拐走向了“D出口站”,沿街问了好几个商店的店员和路人,总算抵达了下榻的民宿。

安置好一切后,我决定先踏足来时路上经过的那条最著名的杭州古街。据说,在这里游逛一整天就像穿梭到古时南宋的市井一样。我头顶着绵绵细雨,脚踩着南宋时期的地砖,悠然自得地晃过两侧混搭着江南韵味,民国风情,还有现代网红风的建筑物。杭州果然是一座艺术鉴赏性很高的城市,每个角落都汇聚了从古至今的风雅情调,包容了从外到内的文艺素养。于是我踱着步,努力感受着古道上每一砖一瓦曾经涌动着不为人知的故事,隔着迷蒙的雨雾,飘入幽远微渺的思绪。

忽然,我的目光被一条不起眼的里巷所俘获。深邃静悠的小道跟闹哄哄的步行街显然格格不入。我凝神伫立,仿佛置身其中就能穿行到早年间某个文人的故里。巷口有一堵白墙黑瓦,犄角旮旯处还有一小撮一小撮的苔藓从缝中钻出来,给不齐整的壁面增添了岁月的气息。我拾阶而上,渐渐远离喧嚣的闹市,脚步最终停留在青石板路上的一片阴影里。台阶旁种着的梧桐树很高大,树枝瘦长的五爪抓不住追风的树叶,只能在原地苍凉地驼着腰。而经历了春夏后的叶片随着秋风缓缓飘落到地面后,又不敌寒冬地卷缩起身体化作对树的思念。我轻轻地踩在还没被雨水打湿的枯叶上,嘎吱脆——谁说思念没有声音?

弄堂的深处是一间中式典雅的特色茶馆,门口的白墙上刷着一句浪漫的话:希望终有一天,能牵着你的手来到这里。不知道会有多少位孤身只影的游人像我一样被深深地触动,毫不犹豫地跨过门槛呢?坐下正准备扫码点餐时,服务员递来了一张随性的手写餐谱,于是我也随意地点了一壶龙井,准备品味杭州。不一会儿,服务员把热水注满水杯,茶叶吸收了热气后缓缓舒展开,茶香也渐渐在冷空气中消散。我对着杯口呵着白气,瑟缩着身子,一小口一小口地啜饮着,让热能慢慢渗入体内治愈每一个被冻透的细胞。我抱着玻璃茶杯暖手,仰头瞻望。时间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晚霞,橙黄色的路灯也亮了,把淅淅沥沥的雨帘照得惊慌失措。就像我此刻的思绪,杂乱无章地四处逃窜着。恍惚间,我想起了小时候一到了傍晚也会像现在这样坐在门口的藤椅张望着一道壮硕的身影晒着晚霞踏入家门。

杭州,连续14年登上“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榜单。我想,或许是因为这里的生活节奏很慢,慢得可以把时钟的秒针给拖住。听着空荡的雨水打落在圆筒木瓦上的声音,静下心来好好地想想想的人,所以连同感受幸福的时间也被延展了吧。然而,即使时间过得再慢,也依然会流逝。茶水被倒出来放着一段时间,早就放凉了。失去温度的茶一并把茶叶香味也带走了,只剩下苦涩。我拔起被冻得僵硬的身体,把剩下的半杯苦涩灌进肚子。

回到民宿后,我把自己重重地扔到偌大的双人床上,来这儿 3 个月,还真是第一次离开校园亲自探索这座城市,房间少了室友打游戏和朋友串门儿的打闹声稍许有些不习惯。我盯着天花板失了神,家里客厅的天花板同样也印着像这样一块一块淡黄色的岁月痕迹。不知道这间房间年龄是不是也跟我一样大呢?我侧身抱起一个枕头,闭上湿润的双眼疲倦地结束这孤单而又温暖的一天。此刻像这样满脑子想着家入睡的话,今晚梦到家里的机率会不会更高呢?

*以上文章纯属学生个人分享,不代表本会立场。

Blok A, Lot 5, Seksyen 10, Jalan Bukit, 43000 Kajang, Selangor, Malaysia.
董总联络号码 : +603 8736 2337 分机: 293/209  电邮 :  [email protected]
办公时间 : 周一至周五 8:30am-5:30pm ( 午休时间:12pm-1:15pm ) 
Copyright 2023  United Chinese School Commitees Association of Malaysia. 
All rights reserved. Proudly with Wordpress.
cross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