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学中医 - 陈音璇

五年大学时光其实很快就过了,所以想尝试的就敢敢去尝试 。现在我是本科刚毕业的中医师,不和其他同学一样去读研究生(硕士),因为我觉得我是时候把这五年学的去实践,毕竟中医还是重在实际经验。
这是我大学的小小简介,有兴趣可以找我聊聊 (微信号:yinxuen99)

另一条医药路——中药学 - 林学玉

个人而言,留学四年下来,学习越深入越能发现中药之美。中药的内涵丰富、亟待挖掘、空间巨大,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中马两国乃至全球的药业发展产生一定的了解后, 对升学和就业等未来际遇都具有期待。过程中收获的专业思维和技能,以及课余的社团、旅游活动等经历都为我带来一定的价值感和成就感。

《留学上中医》- 卢鹏宇

上了几个月课过后,我可以验证当时的想法是准确的。和我同年级的同学们对学习中医有很大的热忱,学习氛围良好,学长姐与学弟妹的关系也很好,经常会互相练习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同时,我很庆幸自己能在专注课业的当儿认识来自各个国家的朋友们,互相交流与学习。

“海洋”的体验 - 郑凯俐

虽然我在中国留学的时间并不长,大概4至5个月但我也体验了蛮多的。2019年我研一,时间方面除了忙着上课,我也抽出了时间加入了国际学生联谊会,一是为了让自己有机会结交到各国的同学,二是发挥自己的语言特长(当了个小小的中英翻译员)帮初来报到的同学更容易适应中国的生活。当我在联谊会当值时,我们也办了一些活动让留学生能好好地体验中国的文化以及生活。

我的留学生活 - 刘婷棻

独自来到中国已有半年之余,在这里的每一天都过得非常充实,我变得更独立,也学到不少生活技能。希望还在犹豫不决的你可以勇敢地踏出舒适圈,迎接美好的大学生活。

物理治疗师的留学梦 - 杨韵仪

上海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中医院校,虽然我所学专业是更倾向于西方医学,但是我的课程除了会有物理治疗专业的课程外,还会有部分中医理论、推拿等的课程,所以我觉得我的优势在于拥有西方物理治疗专业知识外,还可以学习中医派的康复理论和操作。除了理论学习,还有部分课程是以实操为主,所以跟同学之间的交流会更加紧密,因为实操过程中需要与同学相互练习,练习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与同学进行交流。

学习不限于课堂 - 吴卓妤

进入大学,不会再有人限制我们穿什么衣服、梳什么样的发型,也不会再有一个固定的作息时间表。课堂上老师能教给我们的东西非常有限,都是需要依靠自己去寻找和把握学习的机会。但是,以我目前的经验来说,非常鼓励有条件的学弟妹到国外留学。以课堂知识来说,世界各地的数学都是1+1=2;选择留学只是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可以学习和收获更多经历,趁年轻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留学中国,学习中医营养 - 叶秀雯

四年的留学生活,不仅让我掌握到了营养的专业知识,也让我对中医营养产生了更大的兴趣。课余时间的社团活动、旅游经历,也让我体会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由于目前修读此专业的留学生甚少,因此没有开设国际学生班级,上课是并入大班(中国大陆地区学生班级)学习,其余课后生活时间是与国际留学生一起。这样的模式让我可以结交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互相分享国家文化,拓展视野。所谓出门在外靠朋友,也多亏了中国同学,让我畅游上海不是问题。

在西交利物浦留学 - 朱栐蒽

中国和大马的学习环境略有不同。在竞争极其激烈的环境下学习难免会感到压力,但这也是推动我不断努力的动力。独自生活的我深刻体会了妥善安排时间的重要,因为该做的事和想做的事都太多。

《小刘的留学生活》- 刘锦琛

上海中医药大学被评为“双一流”大学,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均取得A+的优秀成绩,是全国中医院校中唯一取得3个A+的高校。于是,2019年,我怀揣激动的心,离开热爱的家乡,到上海留学。落地上海后,我跟随校方组织的接机志愿者,在学姐的带领下办理手机卡、银行卡、交通卡、购买生活必需品后,正式开启留学生活。

【文化艺术与大众之间的桥梁 —— 艺术管理】- 孙继全

艺术管理与艺术经纪系是全台湾院校首创的一个科系,而我就是第一届毕业的学生。在就读艺管系四年的期间,在校内外学习与活动表现地非常积极与活跃,就此累积了不少对于文化艺术的管理知能。首先是系上的师资阵容都非常完善,每位老师多数都从事艺文产业,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专长与技能。

赴华求学有感 - 罗良凯

我是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学系的大二学生。我大一的时候由于疫情原因一直在马来西亚上网课,所幸中文系单论课程而言还算是较为理论性、阅读性、自我提升性的科系,因此单就学习进度而言,相比于理工科、医科等,网课并未造成太大影响。

梦寐以求的“浙”学生活 - 周子蕙

紫金港校区的建筑设施一应俱全,其中有各院系大楼、行政服务办事大厅、图书馆、求是生活浙大超市、食堂、宿舍楼、商店以及设有多个运动场所,例如羽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田径场、健身房、足球场及游泳馆等,很大程度满足了大部分使用者的需求

疫情下留华?- 林祥序

新冠疫情在武汉爆发至今已过去两年。两年前除夕夜在电视上看到新闻报道的画面仍记忆犹新,转眼间我不仅在线上本科毕业,更是续了两年半的上海交通大学研究所。若说留华的经历,内心百味杂陈,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中国在疫情爆发至今都没有任何有关国际学生返校的具体消息。本科阶段,我有幸在上海待了两年半,或可同有意留华的同学分享线上线下学习的差异。

升学选择题 - 中国 - 郭嘉仪

高中毕业这回事,就我而言,是人生剧本中的某个情节点。这时候我们犹如每部电影中的主人公一样,需要在诸多选项中作出最优的选择:开始思考未来道路如何行走,升学的话又应该落脚何处,打工又能干些什么……

大学生活之我见 - 陈献武

在华东师范大学,除了中国的同学,我也认识了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他们都非常友善。在宿舍的时候,我们经常互相串门子,分享我们煮的食物给对方,也经常聚在某个人的房间里一起聊天,一起去海底捞!通过学校举办的留学生活动,可以很轻易的扩大自己的交友圈。

“音”路里程 - 吴佩芯

2016 年,我毕业于巴生兴华中学。高二那一年,我已经确立了深造的方向——音乐治疗。自三岁起,我便开始学习音乐。我热爱音乐,但是我不想成为一个演奏员,我想通过我的热爱去帮助有需要的人。机缘巧合下,我找到了上海音乐学院,发现这所学校有音乐治疗专业。于是,在高三毕业之后,我便开始着手准备入学考试。

烛光引路,筑梦启航 - 陈佳

“佳佳,学号、班级报一下。”在朋友的“威逼利诱”下,我便迷迷糊糊地把自己给“卖了”。所幸的是,在场的其余4位朋友也陪着我一起体验了一场“被卖”的经历。而“发卖”我们的嘉恩同学为我们报名的同时,也非常自觉地履行她身为阳光工程志愿者协会成员的义务。

梦开始的地方 - 欧阳淑炘

武汉大学,号称“中国最美大学”,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人文与自然环境色彩相融合,风景如画。武大除了是中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可谓人才济济。一位初来乍到的柔佛小妹,从没想过自己能在这片土地上打出什么名堂,只想享受进入社会前最后一次的系统学习。

游荡古街 - 黎宇汶

秋末冬初的杭州雾气朦胧,微弱的阳光透着摄氏十几度的薄雾,丝毫没有带来一点暖意。我手提着行李箱随着队伍鱼贯地从车厢走了出来,站台上的凉风瞬间飕飕地钻进我宽大的毛衣里,冷得让我直打哆嗦。

主动才有故事 - 罗劭伟

夜深人静时,偶尔会翻翻相册,蓦然回首,那仅4个月的大学生活里的所见所闻还是值得细品。其中最让人玩味的就是社交。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我愿称之为四国各自为政,中国同学、韩国同学、马来西亚同学,其他国籍联盟。

大学第三年修炼手册 - 李嘉亮

大家好,我叫李嘉亮,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现在是一名大三生。虽然现阶段由于疫情原因无法回校,除了大一上学期外,其余时间都在“家里蹲”大学度过,但是还是有不少东西是可以向学弟妹们分享的。

天大的消息 - 方昱涵

目前,大多数欲前往中国留学的学生都会有一定的顾虑。因为疫情关系可能导致学生无法短时间内到中国就读。虽然如此,但其实这并不影响我们学习新的知识。

Blok A, Lot 5, Seksyen 10, Jalan Bukit, 43000 Kajang, Selangor, Malaysia.
董总联络号码 : +603 8736 2337 分机: 293/209  电邮 :  [email protected]
办公时间 : 周一至周五 8:30am-5:30pm ( 午休时间:12pm-1:15pm ) 
Copyright 2023  United Chinese School Commitees Association of Malaysia. 
All rights reserved. Proudly with Wordpress.
cross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