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
教务教学部门,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教育中心,勤工助学,大学生活动中心,图书馆,各类学生社团。
上海海洋大学是多科性应用研究型大学,上海市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临港新片区唯一一所入选“双一流”的高校。
2013年以来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学校是上海市首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整体试点校、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
学校参与建立中国第一个全球渔业海况信息服务系统,上海首座气调冷库建设;成立国内唯一海洋生物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2016年12月自主研发的全海深着陆器成功探底万米深渊。我校教师对北极海冰预测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2018年度,海大的科研项目在上海市科技奖励大会 上,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还获得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2018年首次设立的“大渔创新奖”。
2019年度,我校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在农业农村部对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作出突出贡献的表彰中,由我校李家乐教授、邹曙明教授等共同完成的成果被授予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由陈新军教授领衔完成的成果被授予二等奖。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是经原农业部、科技部批准设立的面向全国农业行业唯一综合性农业科技奖,是原农业部科技进步奖的继承和延伸。
在亚洲水产学会第13届会员大会上,我校杨金龙教授和刘利平教授当选成为亚洲水产学会第13届理事会新任理事,我校也成为中国大陆地区唯一在亚洲水产学会具有理事席位的单位。
上海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水产、食品学科为特色,农、理、工、经、管、文、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应用研究型大学,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
20世纪70年代迄今,学校选派专家代表国家参加联合国海洋法谈判以及国际双边、多边海洋或渔业谈判,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在错综复杂的国际海洋生物资源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始终秉承“渔界所至,海权所在”的创校使命,始终践行“勤朴忠实”的校训精神,始终坚持“把论文写在世界的大洋大海和祖国的江河湖泊上”的办学传统,坚持高度诠释“生物资源、地球环境、人类社会”的大学使命。
学校水产学科中国评估A+、全球排名TOP4。学校与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的大学和国际组织有着密切交流与合作,与31个国家和地区的125所高校、科研机构签署合作协议,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亚洲水产学会等建立了长期友好关系。2015年学校获得美国IFT组织认证,学生在我校修读的学分可在组织成员学校共享。
到本世纪中叶,我校将建成,以世界一流水产学科系统为标志,聚焦深远海海洋学,凸显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特色,融合经济、管理、工程、信息、文学、法学和艺术等学科方向要素,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世界一流特色大学。
本科 RMB 20,000/年(中文授课)
RMB 32,000/年(爱恩学院英语授课)
留学生公寓1号楼(男生)双人间(A)3300元/学期 单人间(B)6600元/学期
留学生公寓2号楼(女生)双人间(A)5000元/学期 单人间(B)10000元/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