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教职工约千人
学校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中国美术学院是浙江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共建高校,学校和美术学学科连续两轮入选国家“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美术学、设计学获得A+评级,排名全国并列第一;艺术学理论获A-评级,排名全国并列第三;戏剧与影视学获B+评级,排名全国并列第六。学校28个招生专业中,26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设有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三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作为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单位,校园占地1230余亩,地跨杭、沪两市,拥有南山、象山、张江、良渚四大校区,2003年建成的南山校区成就了水墨美院的现代演绎,2007年投入使用的象山校区则孕生了艺术家园的望境塑造,2021年良渚校区启用。独具匠心的校园成为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新名片。
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是国立艺术院。1928年,时任大学院长的蔡元培先生择址杭州西子湖畔,创立了第一所综合性的国立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揭开了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篇章。作为国内学科最完备、规模最齐整的第一所国立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美术学院在九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中,数迁其址,几易其名,从国立艺术院、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浙江美术学院到中国美术学院。这个过程中,始终交叠着两条明晰的学术脉络,一条是以首任校长林风眠为代表的“中西融合”的思想,一条是以潘天寿为代表的“传统出新”的思想,他们以学术为公器,互相砥砺,并行不悖,营造了利于艺术锐意出新、人文健康发展的宽松环境,成为这所学校最为重要的传统和特征。
中国美术学院作为研究教学型大学,始终站在时代艺术的前沿,以饱含振兴民族艺术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秉承“行健、居敬、会通、履远”的校训,倡导“多元互动 和而不同”的学术思想,营造“品学通 艺理通 古今通 中外通”的人才培养环境,围绕“建设以东方学为特征的世界一流美术学学科,创立以艺术创造为内核、社会美育为担当的新人文教育体系”两大核心任务,更新校园,传承理念,拓展学科,重组院系,形成“五学科十+学院”的格局,建立以“劳作上手、读书养心”和“人民之心、美美与共”的实践教学体系,弘扬哲匠精神、构筑大学望境,培养品学通、艺理通、古今通、中外通的德艺双馨优秀人才。
本科生:52000元/学年;硕士研究生:60000元/学年;博士研究生:68000元/学年;普通进修生:28000元/学期,52000元/学年;高级进修生:32000元/学期,60000元/学年;研究学者:68000元/学年;汉语言进修生:10000元/学期,16000元/学年
单人间(大):8400 元/年;单人间(中):7200元/年;单人间(小):6000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