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
设有全媒体中心实验电视台,设有E-channel、青春影像、浙里漫谈、大学讲坛、下沙资讯、光影一刻、浙传新闻、凤鸣大讲堂等可供学生实习实践的栏目。其中,E-channel栏目曾多次荣获“视友杯”中国高校电视奖;《下沙资讯》栏目是开发区最权威的信息发布电视平台,由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浙江传媒学院、杭州电视台生活频道合办,在杭州电视台生活频道播出。此外,学校有各种学生社团组织,如双语配音协会、话剧社团、书法社团、排球协会、书影协会、摄影协会、篮球协会等,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发展兴趣爱好的平台。
学校长期坚持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已发展成为拥有艺术学、文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主干学科,各类支撑学科快速发展的学科体系。
戏剧与影视学获得省一流学科A类立项,新闻传播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获得省一流学科B类立项,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6个校一流培育学科;开设本科专业41个,其中艺术类专业18个,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等2个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播音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工程、广播电视学等4个专业为“十三五”省级优势专业,影视摄影与制作、动画、文化产业管理、摄影、网络与新媒体、戏剧影视文学、数字媒体技术等7个专业为“十三五”省级特色专业。
学校拥有1个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项目,从2012年起连续7年招收研究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179人。
此外,2018年学校获得“中国大学新媒体百强之50强优胜高校”“中国大学官微百强”“浙江省高校新媒体综合力十强”等系列荣誉称号,在腾讯推出的“2018全国高校公众号传播力排行榜”中获第四名。
学校的主要特色是培养广电和传媒人才,办学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多位毕业生获得全国新闻工作者最高奖“长江韬奋奖”,30多位获得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最高荣誉“金话筒”及“金话筒”提名奖。毕业生群体的社会影响力跻身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被社会广泛誉为“北有中传,南有浙传”,构建了“编、导、摄、灯、录、制”的传媒专业生态体系,为全国广电系统、影视界和文化产业机构输送了大量广电传媒专门人才,许多校友成为广电传媒领域的骨干精英。
语言生 RMB 12,000/年;
本科生:
艺术类 RMB 18,000/年,非艺术类 RMB 15,000/年
硕士生:RMB 20,000/年
两人间:RMB 4,500/人/学期;
四人间:RMB 2,700/人/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