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拥有学识渊博、造诣精湛、经验丰富的国际化师资队伍。现有讲座教授、教授、特聘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等数百人。除了既有的师资队伍以外,大学也特聘一批名师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世界高被引科学家等顶尖学者。
大学校园提供完善的教学、生活设施,方便和丰富学生的校内生活。大学拥有本澳高校规模最大的学生艺术团,亦设有多个校队。大学与海內外数十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亦提供多元化的实习计划予学生,为学生提供出国交流、实习机会。
大学于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2023」位列全球 250 强、「亚洲大学排名 2022」第 36 位及「世界年轻大学排名 2022」第 39 位,同时在「全球大学就业力排名 2022」位列第 244 位,是目前澳门唯一上榜前 250 强高校。
大学崇尚学术自由,支持教师和研究人员开展多元化的学术研究,鼓励团队协作,创造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促进学术多元发展,为澳门及国家发展服务。大学特别注重发展特色与优势研究领域,如中药质量与创新药物、月球与行星科学、癌症与风湿病治疗、系统工程、环境科学、智慧城市、建筑与城市规划、人力资源与博彩旅游管理、澳门历史、澳门社会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两岸四地跨域法律比较、艺术设计、传播、知识产权保护、海洋保护与开发利用、下一代互联网、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数学、澳门知识产权服务等。大学鼓励教研人员发表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大学每年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的各类科研项目有100多项,在SCI和SSCI收录的国际期刊发表的论文不断增加,年均超过1300篇,其中50%以上论文在第一区间的学术期刊发表,当中包括《细胞》、《科学》和《自然》等世界顶尖科学期刊,获得授权的国际专利达340多项。
经过多年建设,大学现有三个国家级研究平台: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澳门海岸带生态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此外还建立了二十多个重大的研究院所及研究中心,在多个领域开展了战略性跨学科及前沿研究。大学还设立了澳门首个诺贝尔奖得主命名的实验室“埃尔文内尔博士生物物理与创新药物实验室”。获国家教育部批准,大学与内地五所高校共同建立人文社科重点研究伙伴基地及联合实验室。大学于2021年设立了澳门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2022年3月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联合申报的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筹建。这些实验室及研究所同时兼备教研方面的功能,为培养优秀研究人才提供实践机会和研究平台,亦对澳门社会持续发展和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作出新贡献。2019年,大学与珠海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将在创新教育、前沿科技、优质医疗与医学研究、医药与健康产业、下一代互联网、空间大数据、人工智能、航空航天、优秀文化传承、青年创新创业创造等领域拓展深度合作,共同推进大湾区科技的创新发展。2021年,大学与珠海市人民医院合作共建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附属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正式揭牌成立,两家教学医院,将为学生实习、医护人员培训、前沿跨学科研究的开展等带来广阔的机遇。大学还在横琴深合区成立了澳科大珠海科技研究院,围绕大健康、生物医药、现代中医药、新材料、人工智能、太空研究与应用等大湾区核心产业发展需求,开展面向产业应用的前沿科技创新和重点领域科研成果转化,广泛凝聚资源致力产业人才培养聚集,努力建成具有示范效应的综合创新平台。
2023/2024学年学费:每学年港币135,000~180,000元(约马来西亚币76,200~102,100元)
内外全科医学学士学位课程每学年港币231,000元(约马来西亚币130,400元)
费用每年调整,所缴交费用以大学网站最新公布为准。
每年约38,400~49,800元港币(约马来西亚币21,600~28,000元) (住宿费、床铺费、含100套餐费、水电费、网费及洗衣费等)